御林书

字:
关灯 护眼
御林书 > 三国之最风流 > 114且行且战五百里(上)

114且行且战五百里(上)

        扎好营地,夜已初更,荀贞带着荀攸、戏志才、李博、宣康营,行於营外上,观察周边的地理山川。荀贞有个好习惯,每到陌生一地,必要亲自考察一番当地的人文地理,尤其是地理。荀攸、戏志才等人以为这是他的好,实际上这却是因为荀贞知即将真正的大乱,故此抓住一切机会熟悉各地山川地理,以备将来,没准儿就会用上。

        荀攸嘴笑:“叔业,一闻你此问,即知你没有好好读书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宣康说:“啊?此话怎讲?”

来。有跨刀结伴行的青壮,有带着孙儿的老人,亦有提着瓮的妇人,这些都是本地的土著,又有许多尘土菜、扶老携幼之人,应是从别郡逃来的民。看到军队通行,田间的农人起观望,路上的行人、民纷纷躲避。

        宣康指着南边的城墙遗址,问:“荀君,此为何地?怎么有段城墙遗迹?”

        行四十里,天暮至,前边一座县城,乃是长平。

        宣康说:“荀君,以你的武功,待贼平之后,朝廷论功行赏,必能为一郡之太守。以我看来,君之治才,不逊骆相,君之武功,亦不逊陈王,待到那时,君必能比他俩的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郡府的城门、府门多有亭长,府门亭长即是郡府大门的亭长,主守府门。荀贞哈哈大笑,说:“你可是咱们颍阴的少年才士,怎么能只个府门亭长呢?怎么也得任你一个主记史也!”

        荀攸、戏志才不由为之一笑。在荀贞的熏陶与教导,宣康较之往昔,能力上了很多,但到底年轻,不谙世事。荀贞心:“一郡太守?两千石岂是这么容易当上的?”笑对宣康说,“叔业,便承你吉言了!我若能为太守,就用你为我的主簿,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 荀攸南望夜的那段城墙遗址,叹:“‘元公毋信’。宋元公不守信义,听小人之言,反复无常,而终致使华、向造乱,若非卫公朝之救,国将不保。读史明智。寻於古书,可知三代之为何而治,亦可知夏商之为何而亡!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条小河不宽,月波光粼粼,远望如一条银白的带。岸边柳树低垂,离岸不远就是大片大片的田野。现时夜渐深,野外无人,远近悄寂,初夏的夜风带来气和麦的清香,远远听到在不知名的地方有夜蛙呱呱。荀贞驻河边,举目顾望前后左右。透着蒙蒙的夜,可见南边数里外似有起伏之旧日城墙遗迹,河的对岸是个亭

        一路上有宣康这样年轻纯朴的青年人陪伴,枯燥的行军之路似也轻松快乐了一些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明面上是在说宋元公,而荀贞、戏志才、李博却都听了来,他实则是借古讽今,是在用宋元公的例来抨击当之朝政。杨赐、吕、向栩、张钧诸人的遭遇,不但使皇甫嵩、朱俊等人兔死狐悲,亦使荀攸等士为之戚戚。宣康年少,在跟从荀贞前一直生长乡间,与外界接不多,对荀

        宣康连连摆手,说:“荀、戏两君才远胜於康,李君之才也远胜於我,我哪里有资格去君之主簿呢?”荀贞笑问他:“那我若是了太守,你想个什么呢?”宣康认真想了会儿,答:“能为一府门亭长,康就足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皇甫嵩选择的扎营之地在长平县西南十里,了营往西边走不太远,前边是条不宽的河,此乃颍之一条支。颍从临颍汝南境,最先的一段河基本上是沿着汝南郡和陈国的分界线向东南去的。西华和汝阳即在颍南岸,过了汝阳,渡过颍就是陈国境。

        荀攸离开队伍,策到路边,去到一群民中,问了几句话,回来对荀贞说:“骆俊尽郡府仓库之粮,分给各县,并派郡吏监督、促各县收容民,熬粥赈济,就地安置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荀攸说:“《传》云:‘昭公二十一年……,卫公朝救宋,丙戌,与华氏战於赭丘。’这段城墙遗迹就是赭丘城的遗址啊。”秋之时,这一带是宋地,宋国的华氏、向氏发动了叛乱,将国君宋元公赶了宋国,宋元公向卫国求援,卫国的公朝联合晋、曹、齐诸国助他平乱,与华氏爆发了著名的“赭丘之战”,经过艰难的血战,击败了华氏。

        荀贞叹:“天兵灾,陈国独全,何哉?一有陈王之武备,一有骆俊之抚民。老云:治大国如烹小鲜,这就是如烹小鲜啊。治国之策,不外乎文武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皇甫嵩传令去,今晚就在长平县外扎营。这个长平不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的那个长平,那个长平在山西,这个长平当时归属魏国,秦军也打过这里,“始皇帝六年,秦将蒙骛攻魏,长平”,即此长平。前汉时,此地属汝南郡,乃是大将军卫青的侯邑,本朝归属陈国。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韵母攻略 豪乳老师刘艳 母上攻略 人妻熟母们与少年的不伦欲恋 穿越到可以随便做爱的世界 风华神女录